如何做好高校校园盗窃防范
发布时间:2012-05-15 09:33:04    来源:本站原创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校园面积也越来越大,公私财物越来越多,人口密度越来越高,校园治安问题日渐凸现,尤其盗窃案件频发。据统计,在高校刑事治安案件中,盗窃案件约占80%,被侵害目标大多数是大学生。大学生应当了解和掌握高校校园盗窃案件多发的原因、特点以及防范措施,以提高防范意识,增强法纪观念,有效预防公私财物被盗,维护学校和个人财产安全。
  一、校园盗窃案件的特点和成因 
  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数额较大,是指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百元至2千元以上。所谓多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即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盗窃一般分为盗窃现金及有价证卷、盗窃财物、盗窃枪支弹药、盗窃珍贵文物等四种类型。校园内发生的盗窃案件基本上属于前两种类型。
  (一)校园盗窃案件的特点
  由于作案场所和作案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校园盗窃案件有以下特点:
  (1)时间上的选择性——作案者往往选择人员流动的空隙时间实施盗窃。例如,上课或集体活动期间,同学们都不在寝室里,作案者便会乘虚而入;下班以后或节假日期间,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财会室、计算机室通常均处于人去楼空状态,作案者便会乘隙而入。
  (2)目标上的准确性—— 作案者通常对校园情况十分熟悉,或事先进行过踩点,哪位学生、那位老师的钱或贵重物品,常放在什么地方,抽屉、柜子的钥匙放在何处,以及那些室内存放钱或贵重物品等情况,作案者都一清二楚。由于目标准确,情况清楚,作案者一旦行窃,常常十拿九稳。
  (3)技术上的智能性——高校校园盗窃案件的作案主体,大多学历较高、智商较高,甚至是大学生。他们观察力较强,记忆力较好,并具有一定的作案技巧的研究分析能力,盗窃技能高于一般盗窃者。
  (4)报案上的滞后性——由于作案者实施盗窃大多是在学生和老师上课或参加集体活动的时间段,当学生和老师课后或活动结束后发现钱物被盗,匆忙报案时,盗贼早已溜之大吉。
  (5)破案上的艰巨性——因高校校园人口密度大、成分复杂、报案不及时以及内盗等原因,客观上增加了破案的难度,导致高校校园的盗窃案件破案率不高。
  (6)作案上的连续性——由于不能及时破案,致使作案者在其第一次作案得手后,产生侥幸心理,极易屡屡作案,从而形成一定的连续性。
    (二)校园盗窃案件发生的原因
  (1)主观方面原因
  1.制度不严,管理松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重要部位无人值班,或值班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麻痹大意,易被盗贼乘虚而入。
  2. 缺乏警惕,疏于防范。主要表现在:(1)贵重物品随意乱放。如有的大学生对手机、信用卡、MP3等贵重物品保管不严,随意搁置,造成被盗。(2)不注意个人信息保密。有的同学其存折、银行卡、信用卡的密码设置简单,且随意告诉他人,容易造成财物被盗和存折被盗取。(3)寝室门窗忘记关、锁或有意敞开。在学生寝室中,往往一间寝室住五、六位同学,经常进进出出,有的同学认为洗脸、上厕所时间短,将手机等贵重物品放在开门且无人的寝室内问题不大,常会出现不关窗、不锁门现象,尤其在夏、秋季节学生喜欢开窗、敞门睡觉,造成失窃。(4)寝室钥匙保管不当。一些同学随意丢放寝室钥匙或交给他人保管,这样,有意行窃者容易取得钥匙,在私自复制后,开门入室盗窃。
  3.显财露富,引贼入室。常言到:“财不露白”。有的同学虚荣心理强,故意在人多场合,吹嘘自己的财富,炫耀自己的贵重物品,这必将引起有意行窃者的注意,容易造成失窃。
  (2)客观方面原因
  1.安全设施不健全。有的贵重物品存放处没有特制的安全防护设施,有的学生寝室的门头气窗没有安防盗护栏,有的公寓外围围墙低矮易翻越等。
  2.贵重物品增多。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师生个人拥有体积小、价值高、好携带、易销赃的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如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等,这些物品客观上使作案者产生到高校盗窃欲望。
  3.人员流动频繁。常说“铁打的营盘,流动的兵”,高校也是如此,来自全国各地,山南海北的学生一级一级入学和一届一届毕业。同时,高校用人制度的改革,使教职工经常流动,特别是高校后勤大量用工,客观上造成高校居住成员复杂,搬动频繁,易被盗窃者钻空子。
  (3)发生内盗时行窃者的特殊心理原因
  1.侥幸心理。有的学生缺乏法律常识,抱着试一试的念头进行盗窃,一旦取得成功便难以及时罢手,这种侥幸心理使他们在盗窃行为上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2.虚荣心理。有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引起别人关注,在物质上讲排场,搞攀比,而家庭条件又不允许,为了不丢面子,便采用行窃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3.嫉妒心理。一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不注意自身言行,过度炫耀高档贵重物品,可能会对一些家庭条件差的同学产生刺激,由此造成嫉妒心理,导致少数行为过激的同学乘机行窃。
  4.报复心理。有的同学被盗以后,由于内盗案件不能及时侦破,于是妄定盗窃嫌疑对象,相互猜忌,造成同学之间不和,甚至产生“你偷,我也偷”的报复心理。
  5.心理障碍。个别学生人格缺失,有心理疾病,尽管不缺少钱物,但有“顺手牵羊”的习惯或盗窃的嗜好。
  二、 高校中易发生盗窃案件的时间和场所
    (一)高校中盗窃案件容易发生的时间
    (1)一年中容易发生盗窃案件的时期
  1.新学期开学、放假前或毕业生离校期间,学校外来人员多,人员混杂,容易发生盗窃案件。
  2.新生刚入学期间,寝室内新同学互不相识,很多人为了找同学、会老乡、看亲朋,到新生寝室串门,容易发生盗窃案件。
  3.寒暑假、“五一”、“十一”等长假期间,学校园内人员稀少,教学楼、试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几乎人去楼空,容易发生盗窃案件。
  4.夏秋季节,天气炎热,开门开窗休息,缺乏防范,容易发生盗窃案件。
  5.新生军训、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期间,因学生都集中外出,学生公寓楼内人去楼空,容易发生盗窃案件。
    (2)一天中容易发生盗窃案件的时间
  1.学生上课、上晚自习时,特别是8:30--9:30、15:00-16:00和20:00—21:00。特别是上体育课时,大家习惯将钱包和手机等放在寝室里,容易发生盗窃事件。
  2.学校举行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或毕业生招聘会、高考招生咨询会时,由于外来人员增多,容易发生盗窃案件。
  3.参加集体活动、学校开大会时,注意力多集中活动的内容上,忽略了个人财物保管,容易发生盗窃案件。
  4.考试、周末学生外出时,容易发生盗窃案件。 
  5.图书馆、教室看书时,书包随便放,便上洗手间或外出散步,容易被盗窃。
  6.在食堂就餐时,把书包随便放在桌子上,即去排队买饭,容易被盗。
    (二)高校中盗窃案件容易发生的场所
    (1)学生寝室:学生的现金、贵重物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主要放在寝室里,所以学生公寓被盗次数在高校内一直占有很高的比例。
    (2)教室:许多学生将装有贵重物品的书包放在教室上自习,而自己出去办事或者上厕所,造成物品丢失。
    (3)图书馆:图书馆一般都不允许将自己的书包带入,而又没有专门的存包处,大多数学校是在门口放一个书架或者衣架供学生存放书包,因而造成个别人偷拿别人书包的现象时有发生。
    (4)学校的运动场所:许多同学将书包和衣服放在运动场的边角处,且不注意看管,造成现金和贵重物品及衣物的丢失。
    (5)学校的浴池:部分学校的澡堂没有配备带锁的存衣柜箱,因而造成学生衣服兜内现金或贵重物品丢失。
    (6)在学生公寓楼、教学楼、图书馆等处,乱停乱放的机动车、电动车及自行车容易被盗。
    (7)学生私自租住的房屋容易被盗。有的学生为图生活方便,私自在校外租房,由于房屋简陋、偏僻以及对周围环境不熟悉,常常发生被盗案件。
    (8)学生放假返乡返校途中和外出实习、求职途中,特别在公共汽车站、火车站和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容易被盗。
    三、高校中盗窃案件的常见手法
    在高校发生的盗窃案件中,作案者所采取的手法主要包括无目标的随机盗窃、有目标的准确盗窃和智能化盗窃等三种手法。
    (一)无目标的随机盗窃手法
     (1)顺手牵羊盗窃法。作案者利用财物的主人不备,将放在桌上、走廊、阳台等处的钱物信手拈来而占为已有。主要表现为盗贼乘学生不在,将晾晒在桌上、阳台、走廊等处的衣物、鞋子、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现金等财物盗走。
    (2)溜门盗窃法。作案者以找同学、找老乡、找亲朋为借口,登门入室,乘主人不在或不注意,盗走主人的现金或贵重物品。
    (3)乘虚而入盗窃法。作案者乘财物主人不在,房门不锁或财物主人睡觉,房门忘栓的机会,作案者入室盗窃现金或贵重物品。
    (4)外来人员伺机而动盗窃法。盗窃嫌者以上门服务、找人、上门推销等为借口,混入教室、图书馆、学生公寓等场所,伺机盗窃现金或贵重物品。
    (5)内部人员伺机盗窃法—内盗。内部人见利忘义,伺机盗窃同学钱物、证卡。此种盗窃在校园盗窃案件中所占比例最大,且大多发生在学生寝室,并多数为本寝室或本班同学所为。盗窃者一旦被同学发现,常会采用的伎俩:一是骗,推说是找人,若同学们信以为真,不认真盘问,盗贼就可蒙混过关;二是逃,乘只有一两个人发现,还未对其形成合围之势,立即逃之夭夭;三是混,有的盗窃者因进入寝室作案,一时逃不出去,往往躲入厕所、空房、阳台等处,先逃离发现者的视线,再从容离去;四是求,装出一副可怜的模样,哀求私了或放过他(她)。
    (二)有目标的准确盗窃手法
    (1)撬门扭锁入室盗窃法。作案者在基本摸清主人财物的价值、存放地点后,采用踢、撞、顶、撬等方法弄开大门,入室行窃。使用此法的盗窃分子胆大手狠,现场翻动较大,作案目标以现金和价值高、便于携带的物品为主。
    (2)翻墙爬窗入室盗窃法。作案者在基本摸清主人财物的价值、存放地点后,乘主人不关窗户以及关窗未插插销,翻越窗子(包括门头气窗)入室行窃,或撬开防盗窗,爬入室内,进行盗窃,在窃得钱物后,又堂而皇之地从大门离去或原路翻越而出。
    (3)窗外“钓鱼”盗窃法。作案者乘室内无人或室内人员睡觉之际,从窗户外用竹竿、木棍、铁丝等,将晾晒的衣物和放在桌面、床、凳子上的衣服、包等物钩出室外,再将有价值的物品盗走。
    (4)留宿盗窃法。作案者利用个别学生警惕性不高,纪律性不强的弱点,借用朋友、老乡、同学等关系,留宿寝室,乘主人上课或外出活动时,盗窃室内的手机、现金、照相机、电脑等。
    (5)钥匙开门盗窃法。作案者利用私自复制、偷取的钥匙,开门入室,实施盗窃。因住宿人变动,锁芯没有换的学生寝室和钥匙丢失后没有及时换锁的学生寝室,必须高度重视,别让窃贼在钥匙上钻了空子。
    (6)换锁盗窃法。用明锁的学生寝室,由于同学怕麻烦,回到寝室后,将打开的锁开挂在门扣上。作案者乘学生不注意,用另一把相同型号的锁换下,等到该室学生都出去后,从容将其打开,入室盗窃,得手后再将锁换回。此法很难被发现,且易引起同室同学间的相互猜疑。
   (7)内外勾结盗窃法。校内个别教职工,甚至是在校学生,勾结社会上的窃贼,内外串通,私自复制钥匙交给窃贼,窃贼在学生上课时或学校放假期间,开锁入室,实施盗窃。
    (8)预谋盗窃法。作案者首先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学生老师的生活规律,然后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如乘学生、老师在食堂排队打饭;在运动场参加运动;在图书馆、教室看书;在电脑室上网;在实验室作实验、在教室上课之机,盗窃同学、老师的书包、衣服、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等物品。
    (三)智能化盗窃手法
    作案者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知识,破译他人的网络帐户及密码;或利用偷记他人的网络帐户、银行卡号、饭卡号及密码;或利用新生领取学校发放的校园卡,还没有及时更改密码之机,盗取、盗用他人的现金。
    四、 盗窃案件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盗窃的基本防范方法有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种。其中,人防是预防和制止盗窃犯罪最可靠的方法。人防首先表现为自防,很多作案者都是利用人们防范意识差和麻痹大意的弱点,取得盗窃的成功。学校要经常对师生进行防盗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人人能自防、人人都能防的氛围。其次表现为专职人员的专防,由校园各类门卫、特殊场所的专职保安对校园进行定点安全管理和治安巡逻的方法。物防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防护措施;技术防范,是能即时发现入侵,替代人员守护,长时间处于戒备状态,且不会疲劳、懈怠和更加隐蔽的一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自防,增强安全防盗意识,提高警惕性,不给作案者可乘之机,有效遏制盗窃案件的发生。
    (一)盗窃案件的预防
    (1)在学生寝室的盗窃防范
    1.养成随手关灯、随手关窗、随手锁门的习惯。最后离开寝室的同学,哪怕是离开一会儿,也要关好窗户,锁好门,千万不要怕麻烦,以防盗窃犯罪人乘隙而入。
    2.不留宿外来人员。热情好客很正常,但不可违反学生公寓管理规定,更不能丧失警惕,随便留宿外人,引狼入室。
    3.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包括寝室、箱包、抽屉等处的各种钥匙,不能随意借给他人或乱丢乱放,以防“不速之客”复制或伺机行窃。回到寝室后,及时将锁锁到门扣上,以防作案者换锁。
    4.注意大额现金及有价证卡的保管。数额较大的现金要及时存入银行,存折或银行卡的密码应选择容易记忆且又不易解密的数字,不要选用自己的出生年月或学号等容易破译的数字做密码。另外,存折、信用卡等不要与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放在一起,以防被盗窃嫌疑人一起盗走后冒领。
    5.妥善保管贵重物品。贵重物品不用时最好锁在保险箱里或到公寓管理部门寄存,以防顺手牵羊、乘虚而入者偷走。放假、离开学校应将贵重物品随身带走或委托可靠的人保管,不可留在寝室。晾晒在室外的衣物要注意看管,及时收回,特别名牌衣物。
    6.发现形迹可疑的人进入学生公寓,要提高警惕、多加注意。作案者准备到寝室行窃时,往往会打着某种借口并乘机观察形势,一旦发现管理松懈,便会伺机行事。遇到这种情况,同学们应主动上前询问,并请他出示相关证件,交由值班人员记录。如果来人神色慌张或左右支吾、闪烁其词,可派人与其交谈,同时抓紧时间报告公寓管理部门或学校保卫部门。
    (2)在教室、图书馆的盗窃防范
    1.严格遵守教室、图书馆的规章制度。高校教室、图书馆都有内部规定或专门的防盗制度(如财物保管制度等),遵守教室、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有利于保持教室、图书馆的有序、整洁,对于预防盗窃也有着重要作用。
    2.在公共阅览室里,书包、衣服不能随意放在桌上和椅子上,特别是装有现金或贵重物品时,更加应该注意,以防盗贼顺手牵羊。尽量不要在书包内存放现金、银行存折、信用卡、手机等贵重物品以及身份证、学生证、图书证等,不要使书包成了“金库”和“万宝囊”。以减少别人的注意力。
    3.不可用书、书包、衣服等物品“占位”。这种行为是缺乏公德的,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因这种行为而发生的盗窃案在教室、图书馆被盗的案件中占了很大比重。
    (3)在食堂的盗窃防范
  1、排队(特别是加卡)时,应注意周边环境,提高警惕。背着书包的同学尤其应注意身后的变化,以防有人混水摸鱼。
  2、随身物品不能随意置于身旁、身后,离开时应把物品带走。
  3、饭卡不能随手置于桌上,饭卡最好加上密码,有必要时设立一次最高消费额。若发现饭卡丢失,应立即到食堂挂失。
    (4)在运动场所的盗窃防范
  1.尽可能不携带过多现金、贵重物品。
  2.有保管处的,应将物品交由保管处保管,若无保管处,则应集中置于显眼处由专人看管或轮流看管,不能随意乱放。
  3.对形迹可疑的人应提高警惕。对于东张西望或只注意别人物品或在物品周围徘徊的人,要特别注意,必要时可上前询问,但态度应热情。
  4.离开前应清点物品。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物品遗漏,还可在物品被盗或者丢失时,能及时报告保卫部门,有利于保卫部门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围堵,捉获盗贼,找回被盗物品。
    (5)几种特殊易盗物品的防盗方法               
  1.现金——现金往往是盗窃分子的首选目标。最好的保管办法是将其存入银行,尤其是数额较大时,更应及时存入银行,并且存折设密码;密码应选择容易记忆且又不易解密的数字,不要用自己的出生日期或学号做密码,以防熟人冒领;特别要注意存折、信用卡等不可与身份证等相关证件放在一起,以防被人盗走后冒领;在银行存取款时,输入密码要轻声、快捷,切忌旁若无人、大声喊叫;发现存折丢失应立即挂失。
  2.各类有价证卡——目前,大部分学校已广泛使用各种银行卡进行帐目结算,学生无须携带大额现金来校缴费,校内不少设施也开始使用磁卡;这些有价证卡应当妥善保管,最好的保管方法是放在自己贴身的衣袋内,袋口应配有钮扣或拉链;所用密码不要轻易告诉任何人,以防身边不速之客;当卡需离身时,尽量存放在安全地方;及时更改校园卡的原始密码。                
  3.自行车——自行车被盗是社会的一大公害,校园内也不例外。不管到什么地方去,养成随手锁车的习惯;只要自行车脱离你的视线,就有可能被盗,即便离开一分钟,也要随时锁好车;骑车去公共场所,要将车存放在存车处,不要随便乱放;自行车锁要牢固,最好使用防撬锁,一辆车最好两把锁;放假期间,将车存在有人看管的车棚里,或将车放在寝室或交同学保管;千万不要买赃车,买赃车本身就是违法行为,而且助长窃贼的盗车行为。
  4.贵重物品——如手表、笔记本电脑、随身听等,较长时间不用的应带回家;暂不使用时,应锁在保险箱里或到公寓管理部门寄存;寝室的门锁要牢固,门锁钥匙不要随便乱放或丢失;在价值较高的贵重物品上,最好做上一些特殊记号,即使被偷走将来找回的可能性也会大一些。
    (二)发生盗窃案件后的应对措施
    一旦发生盗窃案件,一定要冷静应对,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立即报告,并保护现场,禁止任何人进入,在场者不得翻动任何物品。
    (2)发现嫌疑人,在立即报告的同时,应组织同学进行堵截,力争捉拿。但要注意人身安全。
    (3)配合调查,实事求是地回答调查人员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供线索,不得隐瞒不报,学校保卫部门和公安机关有义务、有责任为破案提供线索者保密。
    (4)存折、校园卡等被窃,在及时报告的同时,应尽快挂失。
    (5)如能断定自行车刚被盗走,应在报案同时请人协助帮忙,一面尽快到主要道口堵截。一面到丢车现场附近的偏远出查找,盗车贼大多不敢在人来人往处公然撬车锁,要把车推到偏僻处,然后撬开骑走。 
    (三)校外活动时防盗方法
    (1)逛街购物时怎样防盗
    1.尽量少带现金,不要露财。
    2.不要将背包和手袋背在背后,也不要把钱放在后裤兜中。
    3.试衣时,一定要将背包和手袋交同伴照管或随时掌控在自己手中。
    4.在超市购物时,不要将包或衣物放在手推车或篮子里,以防被拎包。
    5.在外就餐时,将背包和手袋放在自己能照看得到的地方。
    6.遇到热闹,不要光看热闹而疏忽自己的钱物。
    7.避开老“粘”在身边的陌生人,如果在街上不小心被人撞了一下,要及时查看钱物。
    (2)在公交车上怎样防盗
    1.不要挤在车门口,注意碰撞你的人及周围紧贴你的人。
    2.坐在双人座上,要注意同座位或后面人的第三只手
    3.对一些手持衣服、报纸、杂志等物品的人多加留意,防止在这些东西遮掩下的盗窃行为。
    4.车厢内最好一只手扶横杆,另一只手注意保护好随身携带的提包或背包。
    5.备好坐车的零钱,尽量不要在公共场所翻钱包,以免引起扒手的主意,尾随作案。
    (3)银行存取钱时怎样防盗
    1.最好能与人同去,一个人在柜台前办理存取钱手续,其他人在后面照应。
    2.取钱时,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应向银行人员询问,尽量避免与周围的陌生人搭讪。
    3.输入密码时,要用手臂等部位挡住其他人的视线。
    (4)在旅途中怎样防盗
    1.现金分两处放。随时需要用的小额现金放在取用方便的外衣兜里,大额现金放在贴身的隐秘之处。
    2.旅途中不要与新结识的伙伴谈起与钱有关的事情。
    3.睡觉时要把现金和贵重物品放在妥善之处,如放在帖身处或压于身下等。
    4.夏天坐火车或者汽车时,不要把包放在离车窗很近的地方。因为夏天的车窗往往开着,当车停靠车站时,窗外的人很容易把包偷走。
    五、典型案例评析
    【案例一】钥匙开门盗窃法。张某:男,21岁,某高校大三学生。张某自大学二年级后,近两年时间内,每逢节假日,借拜访老乡、同学之机,多次深入本校或其他高校老乡、同学的寝室,乘他们不注意,私配他们所在寝室的钥匙,并将钥匙做好标记,等到有机会再到该学校的学生寝室,如同学不在时,便用私配钥匙开其门而入,实施盗窃。张某先后用此方法,实施盗窃近百起,盗窃现金、手机、随身听、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财物价值近三万元。至案发,公安机关到其寝室搜查时,共搜查到近200把分属不同高校的寝室钥匙。张某因多次盗窃,且盗窃物品价值总额较大,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案例评析】
    (1)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自我防范意识差。在调查问及他们的钥匙怎能轻易交给别人时,都普遍认为张某是老乡、同学,他来看我,我要去上课,不能陪他,他留在我寝室,不给他钥匙,一来面子上过不去,二来他也确实不方便。如果同学们自我防范意识强,不让张某接触到钥匙,张就不会有开门盗窃的机会。
    (2)张法纪意识淡薄,学法不守法。张纪律松懈,时常不参加集体活动,独来独往,法纪观念差。在其供词中写道:“自己有小事无碍的思想,认为琐碎的东西无所谓,拿了不算偷。”
    (3)张性格内向,有报复心理。张在自己供词中写道:“我有较强的报复心理,因为有几次自己的东西在寝室被偷,因而对周围的同学产生不满,于是产生了报复心理。”
    (4)张思想狭隘,贪小便宜。张在供词中写道:“我这个人爱贪小便宜,看到别人的东西,哪怕是很小的物品,自己要是喜欢,就会设法占有。”其实,张的家庭并不贫困,其父是某县一位商人,其母是县医院的医生。据了解,张平时所需要的东西,家里一般都会满足他。
    【案例二】乘虚而入盗窃法。一个夏天的深夜,某高校2号男生公寓205寝室的门敞开着。大约在凌晨3点半,一个窃贼迅速溜进了该寝室,先是在书桌上乱摸,似乎摸到了什么东西,就往口袋里装。尔后,又将黑手伸进了上铺小张的上衣口袋。恰在这时,睡在下铺的小王被惊醒。朦胧中,他看到一个黑影,小王一惊,心想:是小偷……不,这小偷敢到宿舍里面来偷东西,一定带了刀呀什么的,现在去抓他,弄不好是很危险的。不能叫!于是,小王又假装睡觉,一动也不敢动。大约过了五分钟,那个黑影溜走了。第二天,205寝室的同学发现物品被盗,立即报告学校保卫部门。后来经清点,发现小汪的随身听、手机被盗;小张挂在床边的裤子被盗,口袋里有一个钱包,内有现金、学生证、身份证、等物品;小许放在抽屉里的手机被盗。被盗物品总值2000多元。
    【案例评析】
    (1)门窗敞开,给盗贼以可乘之机。205寝室里的学生因为天气闷热,在晚上睡觉时把门窗都打开,盗贼得以长驱直入。
    (2)小王胆怯,使盗贼作案得逞。事实上,在学生寝室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发动广大学生抓拿犯罪分子是比较容易的。盗贼虽然敢偷东西,但心里是很紧张的,若同学们能迅速组织起来,在寝室内行窃的盗贼多半是跑不掉的,至少也可减少损失。而小王却采取了一种躲避的办法,丧失了捉拿盗贼的时机。
    (3)贵重物品随意乱放,造成更大的损失。从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盗贼没有使用撬柜打锁的方法就轻而易举地盗得价值2000多元的财物,其主要原因是205寝室的同学对于贵重物品保管不善,比如小汪的随身听、手机没有入柜;小许的手机虽然放在柜内,但却没有上锁;而小张更是将装钱包的裤子挂在床边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他们缺乏必要的防盗意识,以致造成较大的损失。正确的办法是:将贵重物品入柜并上锁,这样不仅可避免和减少物品被盗,更可增加盗贼的作案难度和滞延他的作案时间,便于预防和打击盗窃犯罪分子。
参考文献:
[1]高等院校学生公寓管理标准与规章制度.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879-1026
[2]罗树明.学生公寓服务和管理.1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36
[3]高开华.当代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1版.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48-93
[4]陈贤忠,汪青松.新世纪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2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65-86
[5]http://www.wenhei.com/document/1043393